关闭→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育儿 > 五种补汤让妈妈奶水十足

五种补汤让妈妈奶水十足

时间:2023-10-05 11:09:29
五种补汤让妈妈奶水十足

五种补汤让妈妈奶水十足

五种补汤让妈妈奶水十足,都知道母乳养育对孩子的重要性,尤其在目前的奶粉事件闹得家长们人心惶惶。花钱买不到方向的问题上更是引起了重视。以下为大家介绍五种补汤让妈妈奶水十足。

  五种补汤让妈妈奶水十足1

下奶偏方1、猪蹄通草汤

材料:猪蹄2只,通草6克,葱白3根,适量的盐

做法:将猪蹄洗净,切成块状。葱白切段,通草洗净。然后将所有的材料都放入锅中,加入适量的盐。煮熟后即可出锅。

功效:这款猪蹄通草汤的中药下奶偏方,能够帮助产后妈妈下奶。通草有清热通乳的功能,奶水不足的妈妈们可以试下哦!

下奶偏方2、黄芪炖鸡汤

材料:黄芪50克,枸杞15克,红枣10个,母鸡一只,适量的生姜、盐

做法:将鸡洗净、处理干净,先后将鸡氽烫、冲凉、切块,与红枣一起放锅内。再将生姜、黄芪都加入锅中。加入适量的清水,盐。煮熟后即可出锅。

功效:这款下奶偏方,可是非常适合产后妈妈哦!黄芪是民间有名的.催乳偏方,不仅可以补齐益血,还能通经下乳呢!

下奶偏方3、当归生姜羊肉汤

材料:羊肉400克,当归20克,生姜片、盐、料酒、酱油各适量。

做法:把当归洗净,切成片。羊肉剔去筋膜,剁成小块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水。在沙锅中加入适量清水,放入当归片、羊肉块、生姜片、料酒,用大火煮沸,去浮沫,改用中火煲至羊肉熟烂,加盐调味。

……此处隐藏290个字……

二、下合穴

六腑在下肢足三阳经的合穴,称为“下合穴”,又称“六腑下合穴”。下合穴共有6个,其中胃、胆、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,大肠、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,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。从“合治内腑”的治疗原则出发按疾病所属内腑的不同而取其相应的下合穴治疗。如胃病取三里大肠病取上巨虚等。

小肠:下巨虚;大肠:上巨虚;三焦:委阳;膀胱:委中;胃:足三里;胆:阳陵泉。

三、八会穴

脏、腑、气、血、筋、脉、骨、髓的精气分别所会聚之处的八个腧穴。八会穴首载于《难经》,它与其所属的八种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有着密切关系,并与经穴中的某些特定穴有重复。如章门为脏之会穴,因五脏皆禀于脾,为脾之募穴;中脘为腑之会穴,因六腑皆禀于胃,为胃之募穴,膻中为气之会穴,因其为宗气之所聚,为心包之募穴等。

四、八脉交会穴

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经气相通的八个腧穴。均分布在肘膝以下。因这八个穴是金元时代窦汉卿常用的有效穴位,故又称窦氏八穴。结合天干、地支、九宫、八卦等应用,称为飞腾八法和灵龟八法,是一种按时取穴治疗疾病的方法。

由于奇经与正经的经气通过八穴相会通,所以此八穴既能治奇经病,又能治正经病。如公孙通冲脉(冲脉为十二经之海、血海,通治血病,治疗妇科病效著),故公孙既能治足太阴脾经的病,又能治冲脉的病。

结语:小编上面介绍的这几种下奶偏方,希望对爸爸妈妈有所帮助哦。这个时候爸爸更要积极一点,多为妈妈的产后饮食、方法上点心,保证妈妈的营养,宝宝才能健康茁壮成长哦。日常生活中妈妈也要注意自己的生活卫生习惯,稳稳当当度过哺乳期。

《五种补汤让妈妈奶水十足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